第1626章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这几天我针对你的学习能力,仔细查阅了一些资料,再和陈书国等已经教导过你的教授们,取得联系,从他们那里取了些经,然后弄个学习方案,你先看一下,如果没问题,今天我就正式开始教你材料工程学了。”

石岚拿给张宝几张纸,上面记载着学习进程。

“我没意见,一切按你说的办。”

张宝打定主意,对石岚就是客随主便,她怎么教,自己就怎么学,不要节外生枝,毕竟这娘们委实古怪。

石岚毫不客气地坐在张宝身边,将基础书籍拿给张宝,她则在张宝边上忙她的事情,当然,她休息时会看看正在翻阅书籍的张宝。

有石岚在身边,对张宝的学习,既有利也有不利。

有利之处,就在于有问题随时可以发问,不必集中起来询问。

不利之处,就在于处于休息状态中的石岚,看向他时,目光中充斥着一些说不明白的东西。

好在石岚教导张宝时,没有冲入宿舍楼时的那样豪放,而是中规中矩,是个合格的老师。

如此这般学习了半个月,张宝又换成了郑抱真教授,接着又是周永山教授。

高水溶性薄膜课题组,由曹廷发院长当组长,但具体负责是石岚。

按照常规,课题被上级批准后,就冻结了技术路线、实验方案等,课题组人员按班就部去做,就可以了,至于成功与否,与课题负责人的绩效挂钩。

所以,项目负责人,也就是石岚教授,除非她觉得有必要修改,这才需要重新编定技术路线、实验方案。

课题组的人员,是不会去做这方面的修改,按照项目负责人的安排干活,才是应有的工作态度。

有些事情,你做得多,最终结果也是对的,但并不见得你这个人就是对的。

因为项目负责人,会认为你这是置疑她的学识和工作能力,进而对你这种擅作主张,产生极大不满。

当然,少数以科学为最高宗旨的学者,心中非常清楚,自己的学术水平再高,仍旧逃不出思维的局限性。

正所谓一人智短,众人智高。非常需要新的思路、新的理念予以补充和佐证,这样才能把课题做到完美,而不是课题验收评审过关,就万事大吉了。

不过,华夏学术界,近亲繁殖相当严重,学科带头人带出一批学生,研究和发展,全被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圈子里。

学科带头人,拿不出新的理论,当学生的,又不敢也没必要置疑老师的理论,也就很难搞出开创性的东西,到头来只能依靠海归当鲶鱼。

知识无法更新,当然就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。

现在石岚就遇到这个问题,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曹廷发,现在就是材料工程方面的学科带头人,也是这方面的权威。

所以学院的教授们,都不敢对他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。一方面是怕得罪领导,另外一方面,也是怕最后搞错了,反被人笑话。

刚开始的时候,因为曹廷发从国外带回来的崭新理论和思考方式,在材料工程学院乃至国内同行中,具有更新作用和前瞻性,大伙提不出反对意见,问题倒不是很大,毕竟消化吸收曹廷发带回国的理论,大伙需要时间。
sitemap